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讲堂|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普适型监测预警(三)

地灾中心 贵州地灾防治 2022-08-31


本期“权威讲堂”我们再次邀请到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殷跃平接着向大家介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相关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1999年起,我们陆续对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初步摸清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分了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了群测群防体系,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面对地质灾害隐蔽性强、成灾模式复杂等难题,风险评价、风险区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风险评估与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关系密切,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目的是:采用定量计算方法求出不同风险概率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危险等级),评判其风险级别,编制相应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区图,为地方政府减灾防灾和风险管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地质灾害危险度(H)和易损度(V)是自变量,风险度(R)是因变量,因此,风险度数值及其分级是由危险度和易损度的数值和分级决定的。一旦危险度和易损度的分级确定下来,风险度分级也就相应地确定下来了。

向左滑动

查看←

而在贵州来说,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加剧,突发性地质灾害引发的风险不断积累,以往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已经难以满足和适应我省新形势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要求,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管控角度来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成为趋势。接下来,我们请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长期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的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贵州省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技术要求(试行)》主要编写人冷洋洋在本期专栏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针对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围绕解决地质灾害“隐患在哪里”的问题,2019年,我省探索性地开展了20处重点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1:1万)示范工作,初步建立了一套岩溶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2020年又分三期启动了以县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价,2021年将全面完成全省88个县不低于1:5万精度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价的工作。为规范指导全省地质灾害隐患及风险调查工作,我们在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编制了《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首次提出了基于孕灾地质条件的风险斜坡识别,制定了快速打分评价标准,以“点+区”的模式开展调查及防控,最大限度查明隐患点及无变形迹象特征的隐患区。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区划,提出风险管控对策建议,为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在全省调查队伍中的技术培训也同步进行,通过《技术要求》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修正完善《技术要求》。


通过区域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最大限度查明了我省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对我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形成机理等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控机制提供了技术依据。


本期小结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总体要求




1.在地质灾害详查的基础上,利用详细调查得到的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特征、影响因素、稳定性及运动特征、承灾对象等基础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以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主。
2.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应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风险评价。对于地质灾害隐患调查点,主要依据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资料,采用地质地貌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等进行定性评价;对于勘查点(典型点),主要依据遥感解译、钻探、山地工程、物探、测试与试验等资料,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统计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等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采用与易发性评价相同的评价模型,评价时考虑现有地质灾害分布密度等因素,降雨在重点区考虑20年一遇与50年一遇两种工况、一般区考虑50年一遇工况,地震诱发因素按GB18306考虑基本地震、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三种工况。4.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应实地核查,对区划边界、风险等级、异常区等进行复核,必要时补充相应调查工作量。





专家介绍




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的著名专家,殷跃平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和应急处置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往期回顾

【电影推荐】那些关于地灾的灾难片你看过几部?

六一特辑|走进水城县阿戛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防灾避险三字经》

有一种职业叫“地质灾害监测员”

灾前多一份预防  灾后少一份伤亡


(投稿邮箱:gzcenter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